鳳祥資訊 FOVO NEWS
20130216
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全國勞動模范
中國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
新鳳祥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食品安全和生態環保是全社會關注的兩大課題。劉學景曾向全國人大提交40余個關于食品安全和生態環保方面的建議,有關部門采納并適時修訂了相關法律法規;他帶領新鳳祥人闖出了一條食品安全和生態環保并舉、現代化農業和現代化工業相互促進的科學發展新路子,為食品安全和生態環保兩大課題的破解做出了積極有益的探索。
人民權利報1月23日訊 劉學景是新鳳祥集團的“掌門人”。新鳳祥地處武松打虎故鄉的陽谷縣,旗下擁有兩大主導產業,一是鳳祥綠色食品產業,二是祥光生態有色金屬產業。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中國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劉學景時刻不忘人民的重托,致力于“為世界提供最安全食品,做全球最生態有色金屬”,建起了中國最大的肉雞生產加工出口基地和全世界單系統產能最大的生態銅冶煉廠,年產值近500億元,年增加社會效益20多億元,帶動數十萬農民發家致富,僅祥光銅業一個公司近五年來繳納的稅收就已累計達到80多億元。
打造全產業鏈食品安全體系讓人民吃得放心
——胡錦濤主席于2003年12月13日蒞臨鳳祥視察時,對劉學景領導的鳳祥集團狠抓食品安全,走農業產業化之路,利用高新技術提升農產品加工增值水平的經驗和做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如何破解食品安全問題,讓人民吃得放心,一直是劉學景履行全國人大代表職責的工作重心之一。
面對行業內頻頻發生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機,劉學景早在十年前就強烈呼吁,畜禽養殖加工行業必須站在對人民健康負責、對行業發展負責、對全社會公共安全負責的高度,下決心、出重拳開展一次變革,徹底改變落后的經營管理模式和不可持續的低水平增長方式,確保從農場到餐桌全產業鏈食品安全。
在劉學景帶動下,鳳祥率先從源頭抓起,建設高標準、現代化的養殖場,有效防范各種疫病的發生;所需飼料全部由本企業生產,絕不添加任何違禁物品,確保原材料安全可靠;嚴格執行獸醫檢驗檢疫制度,對生產加工和倉儲銷售全過程,建立可追溯的質量安全自控體系;通過有效運行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實施標準化管理、精細化管控、無縫隙銜接,做到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信息能查詢、質量可追溯,確保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雙保險。為了實現清潔生產、循環經濟,鳳祥在肉雞行業率先應用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對雞骨、雞血、雞內金等副產品,精深加工小肽血紅素等新型醫藥保健品和雞精、雞汁、雞露、雞肉醬等復合調味品,產品附加值得到百倍提升。
目前,鳳祥已成為全國食品安全十強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170多個產品通過“C”標志認證。“鳳祥食品,安全健康”已深深根植到海內外廣大消費者心中,同時也鍛造出了“鳳祥”這個響當當的“中國馳名商標”品牌,產品遠銷歐盟、日本、馬來西亞、中東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0年底,來自美國、歐盟、澳大利亞等26個國家和地區的駐華使節,在實地了解鳳祥食品安全監控體系建設情況時,都不禁連連點頭稱贊。美國外交官辛思迪先生表示,西方國家十分關注食品安全,通過參觀鳳祥,他對中國的食品安全進一步充滿了信心。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劉學景非常重視基層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經常深入到農村、企業、學校、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調研,主動幫群眾排憂解難,積極建言獻策,先后向全國人大提交了40多個建議,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記者了解到,早在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一份關于《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高毒和高殘留農藥及國際上禁用的獸藥,鼓勵開發環保型農藥和獸藥的建議》,曾引起與會代表的關注,薄薄幾頁紙,道出了從源頭抓起,杜絕危及食品安全的農藥獸藥流入市場,從根本上保證億萬人民健康,突破綠色貿易壁壘的構想。這個建議直接促使《農藥管理條例》和《獸藥管理條例》兩部法規得到適時修改,農業部發布兩道部長令和4個公告,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這個重大建議的領銜代表,不是旁人,正是劉學景。
鍛造生態環保有色金屬產業為人民創碧水藍天
——溫家寶總理于2009年6 月27日聽取劉學景工作匯報后指出:祥光銅業的經驗確實寶貴,突破了兩個“閃速”技術,節約了能源,環保比較好,確實是一個比較先進、環保、節能、高效的銅冶煉企業。
2008年7月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第二屆國家環境友好工程頒獎典禮隆重舉行。獲得我國建設項目環保最高獎——“國家環境友好工程”稱號的10個項目中,與青藏鐵路、三峽水電并列一起的,還有一個不為人熟知的祥光銅業陰極銅工程。
2009年9月19日,北京展覽館,在共和國60周年成就展上,祥光銅業“雙閃”銅冶煉工藝模型吸引了無數的觀眾佇立凝望。
祥光銅業的創始人就是劉學景。殺雞的怎么會煉銅?殺雞的怎么能“煉”出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第一個國家環境友好工程而且被列入共和國60周年重大成就?帶著一系列問號,記者一步一步走進祥光這個80多萬平方米的花園式工廠。
劉學景告訴記者,我們是在胡錦濤主席視察精神鼓舞下,經過深入的市場調查、科學嚴謹的論證,才高起點上馬了世界上第二個采用“雙閃”技術的現代化銅冶煉項目。
上世紀末,美國肯尼柯特銅冶煉廠在世界上率先采用閃速熔煉加閃速吹煉工藝,有效解決了銅冶煉過程中低空污染和高耗能問題,被譽為世界上最環保、節能、高效的銅冶煉技術。
為了給國家爭光,為民族添彩,給千秋萬代的人民留下一片碧水藍天,劉學景決定祥光一期年產20萬噸陰極銅工程采用“雙閃”技術進行建設, 2005年9月19日奠基, 2007年11月11日產出第一批高純陰極銅。
在傳統銅冶煉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廢氣、廢水、廢渣。要想生態環保,就離不開投入。對于這一點,劉學景的態度是——舍得!祥光的環保投資累計達5億元。正是因為有了科技作支撐,發展循環經濟,祥光才能將各類廢棄物料“吃干榨凈”,變廢為寶,取得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
——廢氣回收制酸。通過全封閉冶煉方式和高濃度二氧化硫轉化技術,使硫的總回收率達到98 %以上,固化率達到99.9%,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國家標準低了36%。
——廢水循環利用。采用食品產業處理后的中水作為生產用水,全廠水循環利用率達99%以上。
——廢渣再選再用。每年從廢渣中回收純銅一萬多噸,還可從尾渣中提取煉鐵原料,并可作為優質輔料生產水泥。
——余熱高效利用。通過自熱冶煉和余熱回收發電,全廠噸銅綜合能耗比國家標準低了57%,比銅冶煉行業先進值低了45%;余熱發電將近占到全廠用電總量的16%。
為了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劉學景堅持走自主創新的路子。祥光一期年產20萬噸陰極銅工程在技術上主要是引進、消化和吸收,二期年產40萬噸陰極銅工程沒有依靠國外,沒有引進,完全依靠自主創新、自主建設,取得專利技術60多項,多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山東省技術發明一等獎。2008年10月30日,參加上海第12屆國際閃速熔煉技術交流大會的25個國家的百余名銅冶煉專家,包專機來祥光參觀交流,無不為之震撼,高度評價劉學景建成了一個50年不落后的銅冶煉企業。
隨著銅冶煉向著更強化、更高效、更節能、更環保的方向發展,劉學景組織研發團隊開創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祥光旋浮銅冶煉工藝”和“旋浮銅冶煉生產過程在線控制系統”,在世界上第一次實現了智能冶煉和自熱冶煉,2011年12月25日順利通過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國內知名專家的權威鑒定,這讓國際上同行業的專家大為驚詫,他們盛贊祥光旋浮銅冶煉工藝比原有的“雙閃”技術至少先進了十幾年,劉學景了不起,中國人了不起!
正是憑借這些獨特的優勢,“祥光”牌高純陰極銅取得上海期貨交易所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雙注冊,被國家質檢總局確定為中國第一個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祥光銅業也先后被國家發改委列入符合《銅冶煉行業準入條件》的七家企業之一,被商務部、海關總署列入獲準銅精礦加工貿易的七家企業之一,被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評定為第一批“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試點企業”,被國家工信部評定為“有色金屬行業能效及環保標桿企業”。
為了推動